課程編號:CS180025 |
- 地點時間 - |
主辦單位:訊技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常熟黌論教育咨詢有限公司
協(xié)辦單位:南京理工大學&德國Wyrowski公司&上海訊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lián)合實驗室
授課時間:2018年5月24日(四)-25日(五) AM 9:00-16:00
授課地點:南京理工大學&德國Wyrowski公司&上海訊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lián)合實驗室(南京理工大學校內)
課程費用: 3600RMB[老師:1500RMB(含博士生);學生:900RMB(限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包含課程材料費、開票稅金、午餐費用)
學員要求:有VirtualLab Fusion軟件使用基礎或上過VirtualLab Fusion基礎課程。
(2018年4月21日前報名此課程,可贈送訊技最新出版的內部圖書《VirtualLab Fusion入門與進階實用教程》1本)
|
南京理工大學&德國Wyrowski公司&上海訊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lián)合實驗室簡介 |
2016年8月,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與德國Wyrowski公司以及上海訊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lián)合成立了“光學虛擬仿真聯(lián)合實驗室”。聯(lián)合實驗室以促進校企間交流、聯(lián)合培養(yǎng)高水平技術人才為目的,以發(fā)展學科間交叉研究和培育新興研究方向為目標。實驗室除為學校光電類本科學生建立了光學仿真設計的實訓平臺,還可為光學工程學科研究生的課題研究提供仿真服務,并為德國Wyrowski公司以及上海訊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產品宣傳、技術培訓的基地。
南京理工大學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的光學工程學科是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江蘇省優(yōu)勢學科以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重點學科,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及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三個本科專業(yè)。其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均為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建設的品牌、特色專業(yè)。2012年,電子信息類專業(yè)(含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入選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建設專業(y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入選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yè)。
更多詳情請查閱官網:http://www.infotek.com.cn/html/15/20180314898.html |
- 授課專家 - |
南京理工大學 高志山教授
高志山,1966年10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年~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應用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guī)煆奈讨境裳芯繂T學習光學設計,并取得理學碩士學位,2000年取得南京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學位,F(xiàn)任中國光學學會理事,光學測試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美國光學學會會員。2004年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2006年入選江蘇省“333”工程。2007年榮獲 “王大珩光學獎中青年科技獎”(是國內光學領域最高的榮譽稱號,全國每兩年一次,每次2名)。2008年訪問德國肖特玻璃公司與斯圖加特大學,開展學術交流。2014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訪問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印第安那大學等單位,開展高級研修活動。
|
南京理工大學 馬駿副教授
馬駿,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年畢業(yè)于南京理工大學獲光學工程博士學位。2007年在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訪學,2009~2011年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ITO研究所訪學,主要從事精密光學儀器理論與技術研究。2015年入選中國科協(xié)首批“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016年入選江蘇省“333”人才工程。獲教育部技術發(fā)明獎、國防技術發(fā)明獎各一次。 |
德國耶拿大學 張斯特博士
張斯特,自2010年于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取得理學學士學位后,即赴德國耶拿大學 (Friedrich Schiller University Jena) 繼續(xù)光學專業(yè)的碩士學習研究,期間獲得阿貝光學學院 (Abbe School of Photonics) 碩士項目獎學金。在2013年獲得理學碩士學位后,進入耶拿大學-應用計算光學組 (Applied Computational Optics Group) 攻讀博士,期間發(fā)表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十余篇,并數(shù)次與應用物理研究所-超快光學組開展聯(lián)合研究題目。在德國耶拿學習期間,張斯特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基于場追跡的光學模擬和設計,其中包括較為基礎的光學問題,如使用平面波分解計算任意光束在平面上的反射折射,使用傅里葉模態(tài)法計算任意光束在光柵上的衍射,同時也有極具實用性的課題,如對脈沖光的時間-空間整形的分析,基于Fox-Li方法的激光諧振腔中橫模的計算。當前的研究重點是光在各項異性晶體中的傳播的模擬,以及諸如光學倍頻,混頻,參量放大等非線性光學效應的模擬。博士研究期間,張斯特亦供職于德國LightTrans公司,從事部分開發(fā)與技術支持工作。
|
- 課程概要 - |
空間光調制器已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光學的諸多領域,它是一種可編程的光學元件,往往起到了連接虛擬數(shù)字仿真與真實光學系統(tǒng)的接口作用。此課程將介紹如何設計合適的調制函數(shù)并結合空間光調制器以實現(xiàn)特定光學功能,尤其是利用VirtualLab Fusion對包含空間光調制器的整個光學系統(tǒng)進行仿真分析與優(yōu)化的案例,比如高階拉蓋爾高斯光束、貝塞爾和艾利光束的生成,光學軌道角動量的調控等等。 |
- 課程大綱 - |
時間 |
第一天 |
第二天 |
09:00-10:30 |
• 場追跡基本概念
- 光在自由空間內的傳播與傅里葉變換
- 衍射光學元年基本原理
|
• 相位調制
- 渦旋光束生成
- 高階階渦旋相位對聚焦光斑的影響
|
10:30-12:00 |
• 線性相位
- 線性相位的功能
- 線性光柵
- 光柵周期與衍射角 |
• 特殊光束
- 貝塞爾光束的傳播特性及生成
- 艾利光束的傳播特性及生成
|
12:00-13:00 |
午休 |
午休 |
13:00-14:30 |
• 衍射分束器
- 光波疊加原理
- 衍射光學分束器原理
- 衍射光學分束器的設計方法
|
• 參數(shù)分析
- SLM灰階級數(shù)對結果的影響
- SLM像素填充率對結果的影響
- 系統(tǒng)參數(shù)的影響
|
14:30-16:00 |
• 衍射光束整形器
- 平頂光束生成
- 光斑形狀調制
|
• 一般設計原則
- 最大發(fā)散角
- 衍射效率
- SLM硬件限制
|
基于課程期間最新版本的VirtualLab Fusion。依據公司動態(tài),可能會對所列主題及其相應時間安排做出調整。可通過注冊并參加此次課程。 |